MultiPar的使用方法与QuickPar基本相同,但是操作还是存在一些差异,因为开发环境和实现方式不同。此外,我添加了一些QuickPar缺乏的有用的功能;比如在创建之前支持目录树或预览。如果您有新想法,可以通过邮件同我反馈。
 
虽然QuickPar的默认设置针对UseNet进行了优化,但与MultiPar的默认设置不同。如果要将MultiPar的默认设置设置成与QuickPar的类似,则需要从默认设置更改以下项目;
在[界面设置]页面上的[限制分块大小为单位的倍数]部分中,选择“用于yEnc:3,000行”。
在[界面设置]页面的[分块配置方法]部分中,选择“分块数量限制:3,000”并设置“分块大小:384,000”。
在[命令行行为]页面的[创建选项]部分中,选中“不搜索子文件夹”。
在[命令行行为]页面的[校验修复选项]部分中,在“使用过往校验结果”中选择“保留15天”。
  MultiPar和QuickPar之间的操作有所差异。由于MultiPar尝试通过选择高效的分块大小来创建PAR2文件,因此即使设置相同,初始分块数量也可能不同。如果您想要QuickPar的“恢复文件大小:不同大小(2的幂)”,请在MultiPar中选择“大小分配方案:不同大小”。当您通过“再次重建”针对现有恢复集创建其他恢复文件时,QuickPar会创建额外的文件而不会修改原始恢复文件,但MultiPar会覆盖原始恢复文件来重新创建所有文件。
  MultiPar与QuickPar相比最大区别是它支持多语言。QuickPar通过系统特定的字符编码保存非ASCII文件名,而MultiPar用UTF-8保存。其次,QuickPar无法正确读取由MultiPar保存的非ASCII文件名。在PAR2客户端中,MultiPar和par2cmdline都支持Unicode文件名。
  由于Peter Clements允许我使用与QuickPar类似的GUI,所以我制作了MultiPar来处理日文文件名。我为使用QuickPar遇到困难的外国用户制作了英文GUI。当您使用其他PAR客户端时遇到问题时,MultiPar可能会帮到您。如果您想翻译MultiPar的文字或信息,请发送邮件给我。 MultiPar在许多国家使用,如:美国,比利时,中国,丹麦,英国,法国,德国,印度,意大利,日本,荷兰,波兰,葡萄牙,俄罗斯,西班牙,乌克兰等。